《爆裂鼓手》是一部融合了音乐、情感和心理剖析的电影。安德鲁(迈尔斯·特勒饰演)是一个年轻的鼓手,对爵士乐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追求。他进入了尤萨赫拉音乐学院,加入了一个优秀的爵士乐队,希望能够成为鼓手领袖。然而,他在著名音乐导师特伦斯·弗莱彻(J·K·西蒙斯饰演)的指导下,经历了严苛的训练和折磨。
特伦斯是一个极端严厉和苛刻的导师,他坚信只有通过痛苦和压力才能让学生达到真正的巅峰。在过程中,特伦斯常常用口水干涉学生的表演,严厉批评他们的不足之处,甚至不惜用肢体暴力来强化教育。安德鲁成为了特伦斯的特别目标,他一直被特伦斯挑战和嘲笑。然而,尽管身心疲惫,安德鲁坚持不懈地练习,追求自己的梦想。
电影以紧凑的镜头和剪辑,描绘了安德鲁挑战自己和特伦斯的过程。导演达米安·查泽勒通过用鼓手的身体语言和音乐来表达主角内心的情感和冲突。安德鲁整个人的力量都集中在鼓上,他的表演洋溢着狂热的激情和力量。这些紧张的画面和快速的剪辑增强了观众的紧迫感,与主人公一起感受到了痛苦、挫折和成功的喜悦。
此外,音乐在《爆裂鼓手》中是一个核心元素。音乐不仅是电影的背景,而且也是主要的表达方式。音乐的演奏过程和现场表演让观众充分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转变。其中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演出是安德鲁与特伦斯之间的一次血战,两人通过音乐来展开对决,达到了情感的高潮。这场演出展现了鼓手们的技术和灵魂之间的对话,令人陶醉其中。
影片凭借出色的表演,情感深刻的剧情和动人的音乐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迈尔斯·特勒在片中饰演的安德鲁,不仅在鼓技上表现出色,也成功将角色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传达给观众。特伦斯·弗莱彻一角的J·K·西蒙斯则通过他严厉而神秘的形象,让观众对他的角色忌惮又着迷。两位演员的精彩表演使得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的纠结,令人难以忘怀。
但是,进入更深层次的讨论,影片中鼓声是包装,导演很聪明的使用了对于架子鼓的梦想追求作为包装,可实际上,他讲述的是关于成功的哲学话题,鼓声是影片的第一层“所指”,我们在观看影片时被“所指”吸引,可关掉电影后,久久不能回味的却是关于影片的能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部影片也如此,对于他而言,影片最终的结尾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有人从中获得了力量,认为我们应该极致的努力,这样才会获得成功;有人认为应该适当放缓自己的节奏,过于极致可能会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影片能指的双重意味,构建了影片。
用音乐讲述成功,关于成功者的讨论,在电影中非常多见,以舞出人生为代表的通过音乐的方式,追求人生梦想,梦想导师加自己努力,最终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进入梦想的殿堂,很多关于音乐梦想的电影讨论都采用这个方式。但影片的反其道而行之,毒鸡汤的方式,倒在今天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值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