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的评分高低在我看来并不只是剧情方面,还有演技、故事、特效、配乐等等等等之外,但是其实还有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电影《网络迷踪》就是一个在这方面可以疯狂加分的片子,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这部电影在豆瓣保持在8分以上的好成绩。而且在2018年上映的《网络谜踪1》制作成本只有约88万美元,最终在全球收获7546万美元票房。不得不说真的是超级厉害了。
现在隔了五年,这部神作也是出了第二部,相对于第一部来说,《网络谜踪2》的投入相对较高,毕竟已经过了五年了,在可查信息里我只查到一个700万成本的数字。
这样的投入产出比,绝对可以为电影加一分好感和称赞。
《网络谜踪》的故事由阿尼什和自己的助教赛弗·奥哈尼安(也是影片联合编剧&制片人)共同起草。
起初,他们只是想把《网络谜踪》拍成一部6分钟的短片。
不过,投资人希望直接拍成一部长电影,毕竟前车之鉴《解除好友1》是成功的作品。
而且,“虽然我不想干,可他们给的实在太多啦!!!”
由于没什么拍摄经验,又是处女作,又是小种形式,甚至演员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演。
于是在开机前,阿尼什自己先把电影演了一遍。
他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做了一个粗剪版,自己先找找感觉,也方便演员照着演。
全片充斥这角色之间视屏对话的画面,更加入多种影像类型。
包含:监视器、直播、电视新闻片段......等。
牵涉的影像器材超10种以上,超出预算。
主角一家的回忆片段,则采用家用摄像机。
如老款的Sony Mini DV、佳能的傻瓜相机及6D,拍摄生活的日常样貌。
本片2018年1月21日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
其执导方向、演出、独特的视觉呈现和不可预知的故事情节,而获得赞誉。
男主赵约翰获得第34届美国独立精神奖 (2019)最佳男主角提名。
虽然表演难度很大,但今天我想重点说一下后期。
《网络谜踪》可以说是一部“逼死剪辑师”的电影,后期制作长达18个月。
网上还有更夸张的版本,说是用了三年。
电影里有各式网页、手机荧幕。
移动鼠标跳出的图像,以及输入的文字等等等等。
因顾虑影像的画质,他们并没有直接截取网页画面放在片中。
所以,电影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录屏那么简单,而是用软件“画出来”的。
两位“虚拟画面摄影指导”——尼古拉斯·D·约翰逊和威尔·梅瑞克负责设计和剪辑。
这两位颜值与才华兼备的年轻小伙,也堪称是这部电影的“幕后主角”。
他们需要先绘制复杂的网页,制作一些例如对话框跳出,打字检索网页,或者聊天输入文字的动画。
然后再将拍摄画面置入其中,最后用AE合成为一体。
“连鼠标移动滑,都具有情感的动画设计。”
同时还要在画面中加入晃动、模糊等效果,加强手持摄影的临场感。
你以为是手持拍摄,其实也是动画效果。
所以在电影中,我们几乎看不出来画面是加工过的。
每一个打开关闭对话框的「动态模糊」都没有偷懒。
在保持逼真的前提下,又获得了电影质感的画面品质。
《网络迷踪》无疑是一部教科书一般的本格派推理作品。
导演在影片的初期,就将真相铺垫在所有的细节画面之中。
相信很多人会自作聪明地宣称,自己早就猜到了真凶。
然而对于本格派推理的作品,“猜”到真相并不是本事。
尤其是这部电影涉及人物寥寥无几,结合时长利用排除法都能想到谁是凶手。
真正的有趣的是,编剧和导演在初期就把所有线索摆在你面前。
你能否和主角一样拼凑起所有的线索,逻辑严密地得出真相。
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如果在大荧幕上观看,观众无法暂停,会忽略掉很多细节,缺乏了通过细节破案的参与感。
相反在家看会增加更多的乐趣。
《网络谜踪2》由尼古拉斯·D·约翰逊和威尔·梅瑞克执导、编剧。
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一部的两位天才剪辑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更想支持第二部电影了呢?
第一部的IMDb和烂番茄的评分都不错。
第二部略低,没办法,五年过去了,观众的口味都被养刁了。
这种风格也早就不稀奇了,但我个人的观看还是不错的。
简单概括呢,第一部是找女儿的故事,第二部则是找妈妈。
故事开始,是2008年4月13日10点25分的一段录像。
镜头从回忆里拉到电脑桌面,操作者在回忆自己的最后一次家庭旅行。
视频里,作为父亲的詹姆斯,在与女儿玩耍的过程中流鼻血不止,他疑似得了脑瘤。
女主角「六月」登场了(女主角叫June)
这女孩儿实在是太眼熟了,我左思右想终于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前两天刚看的《最后生还者》第七集的姑娘Riley吗?
看样子十几年过去了,父亲已经去世了。
母亲格雷丝要出趟远门,跟新男朋友去哥伦比亚旅行。
她叮嘱了18岁的「六月」很多事情。
两个人争吵一番后,还是用钱化解了矛盾。
妈妈格蕾丝给六月留了一笔生活费,让她想买点儿啥买点儿啥。
350美金,这孩儿都用来开趴体了。
最后,母亲出门前留了一个小任务。
希望在回程的时候(大概6月20号),女儿可以去机场接他们。
周六上午11点,六月收到一张妈妈男朋友发来了实况图片。
一定要记得这张图,它很重要。
不过此刻的六月是没什么心情看图的,她只想立即、马上出去哈皮。
打发走了妈妈的朋友,她马上就开始为期一周的狂欢了。
感觉这个日期有问题啊,
6月13日明明应该是星期一。
导演吞掉了一天。
这一周确实很快乐,但是悲伤和思念在周日父亲节那天如约而至。
于是这最后一天的聚会,六月喝了个大醉。
其实这中间已经很奇怪了,格雷丝明明那么关心孩子,但是一周里所有的信息都是男朋友凯文发来的。
周一早上,宿醉的六月清醒过来。
她请了上门的清洁小时工,然后自己跑去机场接妈妈了。
年轻真好啊,她竟然第二天还能爬起来。
不过,她并没有接到格雷丝和凯文。
她首先查询了航班顺利到达,
又咨询了他们入住的酒店,
试图查询酒店监控内容,
服务员说每48小时会清理一次,
除非本人马上过去看才来得及。
随后她又联系了母亲的朋友,
打电话去了大使馆,不过使馆下班了。
目前为止,彻底失联。
在体会到联邦调查局的“办事效率”之后,六月决定自己想办法。
她又通过TaskRabbit网站的哥伦比亚版,找到了以为跑腿小哥。
由于钱都被她花得差不多了,只能价格又低到高排序。
还好,遇见了以为还不错的大叔愿意帮助她。
大叔说酒店的清洁工告诉他,两个美国人周五就离开了。
不过六月已经很努力了,她通过拙劣的手段,登陆了凯文的谷歌账户,甚至查询了他的信用卡交易记录。
但凡凯文开个双重验证,
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后她又查了凯文的GMail,
里面有他跟辣妹约会的往来邮件。
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凯文的联系人黑名单里有27个人,全部都是找他算账的女人们。
他用不同的名字跟各种女性约会,骗走她们的钱然后就删除拉黑。
虽然但是,这些找人的方式还是有点儿可怕的。
社交网站是会暴露很多信息的,尤其是早些年的微博,无法设置权限,关注列表也能发现很多问题。
跑腿大叔的最终线索,在一家五金店中断了。
凯文最后的交易记录,是买了一把锁。
我原本以为会是什么绑架用途,
结果万万没想到是爱情锁桥。
在景点的监控录像中,六月还看到了凯文在爱情锁桥上,向母亲求婚的场景。
看到这里我又有点怀疑,是否凯文真的改邪归正了。
毕竟在两个人的相亲软件聊天记录里,凯文也坦白了自己有前科的事。
但是刚好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大概50分钟左右),影片进入了高能反转阶段。
不得不说,这一部的后期比第一部更加炫酷多了。
各种网站花里胡哨,让人眼花缭乱。
我相信后期的动画制作又花费了好长时间,毕竟距离上一部已经五年了。
各大网站的画面和演员们使用的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上一部的模版已经不能重复利用了。
两位AE小天才又开始大显身手了,画面无比的复杂且丝滑,简直就是在炫技。
影片中几乎没有没用的信息:
前面的《非虚构》是第一部的彩蛋;
通过跑腿找到的保洁的评价提醒;
在开派对时弄丢了手表的好友;
律师脖子上戴的项链特写;
六月不允许妈妈喊出的小名;
不论如何也填不对的密码;
以及照片中的老房子门牌号;
我认为整部片子的质量是不比第一部差的。
一环扣一环几乎停不下来,推荐大家跟男女朋友一起在家看,一起破案算是一种情侣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