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编看来2022年,整个电影市场的好电影实在是太少了。纵观之前的老片拍的都比现在好太多了,而这部《放牛班的春天》可以说是今年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了。这部电影是以学校为主体,围绕学校来展开故事的。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值得大家观看的,下面小编就初略介绍一下这部影片吧。
《放牛班的春天》光是奖项这块就狠狠拿捏了。曾斩获法国 2004 年票房冠军,2005 年法国金球奖最佳电影奖。曾获第 77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咱就是说这是早已被全世界的影迷盖章认证的 ” 宗师级 ” 治愈佳作。目前,有超过百万人在豆瓣为该片打出 9.3 的高分。
《放牛班的春天》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好好讲故事,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能赢得观众的喜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寄宿学校,用爱和音乐感化一群问题少年的故事。
影片中,关于问题的核心——这群 ” 问题少年 ” 的教育方式,是两极分化的。一面是以哈杉校长代表的 ” 惩罚 ” 式,一面是以马修为代表的 ” 宽容 ” 式。校长总是带着偏见看每一个孩子,他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犯错就要被处罚 ” 是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位学生搞恶作剧戳伤神父的脸。校长为了找出 ” 凶手 “。威胁道:” 若 3 秒内没人认错,所有人就将轮流受罚 “。没人承认,他就让马修随便点了个 ” 替罪羊 “。在他看来,学校里有人犯错时,每个学生都应该被怀疑。
当校长室里有 20 万法郎不翼而飞时,校长又武断地认定是孟丹偷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送进了监狱。可当马修找到失踪的 20 万法郎,证实钱并非孟丹所偷,希望校长能向警局证实孟丹的清白时。他却告诉马修:” 即使孟丹没犯事,他迟早也是要犯事的,对于这种人根本无可救药。”
当孟丹逃回学校,一把火烧掉校长的 ” 升职加薪 ” 梦时。校长将责任推到了带孩子出游躲过火灾的马修身上。
最终,大家联合揭发了他在学校的无耻行径。哈杉校长终于因为自己的偏见,间接使自己被学校开除。而对于这些 ” 问题少年 ” 马修是宽容和富有爱心的。马修第一次进教室,遭到学生的整蛊,他们嘲笑他的秃顶、矮胖。尽管这样,他没有向闯进教室冷声问责的校长揭发他们,反而三言两语替学生们解了围;孩子们唱着嘲讽马修的歌,他听后没有生气,而是矫正了孩子唱歌的发音。
不会唱歌的贝比诺,被马修任命为指挥助理,每次练习时都会将小小的他抱上讲台看热闹,增加一份参与感。皮埃尔的高音清澈,犹如天籁,被马修赋予了独唱的特权。在皮埃尔变得自大后,马修收回他的独唱权,却在公演时又让他完成独唱。
在体罚管制下的孩子们,在放牛班感受到了音乐,也感受到了春天。春风化雨的歌声里,是孩子们对世界最初的渴望。作为老师,马修不仅是宽容,还擅用方法,因材施教。影片最令人触动心弦的两处,都集中在结尾部分。一处是,马修被辞退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所有孩子将写满不舍与祝福的纸飞机丢出窗外。无法当面告别,但纸飞机漫天飞舞。
学生们一边高声唱起马修教给他们的歌,一边在窗边默默挥手的时刻。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彼此的爱与不舍。另外一处是,马修离开学校准备坐车离开时。贝比诺抱着小熊,拎着他的小小行囊,可怜巴巴地央求马修:你可以带我走吗?不忍将贝比诺 ” 丢下 ” 的马修抱上他,一起坐着红色班车离开。那一刻我们彷佛看到了一对父子,马修实现了贝比诺无比渴望的父爱。
《放牛班的春天》有共鸣、有治愈。马修和所有老师不一样,用宽容、理解走进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