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统计过某业内全职男演员的数量只有60多名从业者,而据说现在业内女艺人的数量已达至五位数了,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大家心里应该知道是差不多的,所以很多人都在想,这个对战人数也太悬殊吧,怎么做到的?那是不是很快乐呀?别急,既然有全职,那么肯定是有兼职,兼职的人数并不少哦,所以很多人觉得兼职这么好吗?有想法就去,这样岂不是更快乐了?其实不然,为什么呢?本期文章小编就与各位聊一聊业内的兼职男演员真的快乐吗?
其实全职男演指的就是那些“能完成男主工作”的男演,在目前新规的背景之下,也可以理解为“少数能被制作商信任的人”,能当男主的肯定是全职的,当然全职也能演配角,但是兼职只能演配角。
而兼职男演员指的也并不一定是龙套,只要是不能单独完成男演员工作的,都属于兼职男演员。
比如说【松本洋一】,他出镜率挺高的吧,但是按照定义来说,他属于全职的兼职演员,也就是他虽然配角演的不少,他虽然一直在业界演配角为生,但是他并不是全职男演员。
【松本洋一】的情况还属于是最顶级的兼职男演员,前文也说过了,在现场中,男女演员的待遇问题是不平等的,而在业界男演员的内部环境中,男演员与男演员之间的不平等是更加严重的。
如果说,那些全职男演员是“痛并快乐着”,那么兼职男演员只能说“工作环境只有痛,快乐什么的纯属想屁吃。”
男演员内部阵营中,层级划分很严苛,你属于什么层级,你只能做属于你层级的事情,待遇和薪资也是根据层级去划分的,你等级低,你在现场就是小弟,端茶倒水可以主动,但是想要主动去跟女主搭讪,那肯定是骚扰没跑了。
男演员总体来说划分好几个等级,等级高的戏份不一定多,等级低的戏份肯定少,最低等级的只能当工具人,没露脸机会的。
而在这个等级限制中,兼职人员是很难有出头机会的,所以有很多人是带着满腔的荷尔蒙进来准备发光发热,结果心灰意冷的走掉的,而且这个过程很快。
首先,几乎所有的男演员都是先从兼职做起,像大島丈、阿健、阿人、阿斗、蓝井、结城、大树等等,都是从最底层男演员开始做起的,但是这个进阶之路是很坎坷的,说是鱼跃龙门也差不多,进阶率太低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大木是跟着他父亲跑现场从场务开始做起来的,【左慈半造】则是直接应聘活动,经过层层面试选出来的,舌村卓是懂得做人,从底层就拜师给师父当了几年贴身学徒走出来的(去师父家中做家务洗衣服是常态,舌村卓年轻时确实算是能吃苦),各有各的门路。
但是总体来说,如果不是像【蓝井】、【向理来】、【日森一】这种本身有个好皮囊或者好身材能在人群中被迅速发掘起来的存在,要么就是像【舌村卓】、【阿健】、【阿部】那样豁出去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定位,不然基本上都要熬个几年,才能混脸熟。
没错,就是几年的时间。
在那几年的时间里看不到任何希望也很正常,生活没保障,比如【清水健】说自己在90年代入行从底层开始干起,一天的工资还不够车油钱(拿的就是最低时薪),还因为当天吃坏了肚子倒亏了一笔医药费。
这个情况到了今时今日依然没什么改变,兼职人员拿的依然是时薪(配角也是拿时薪),一小时1000~5000円不等,比如【松本洋一】的戏份不少吧?他到手的薪资肯定没有男主多,之前他在访谈的时候也说过,有时候会质疑自己,明明很辛苦,赚的钱还不敢任性一把,前几年还一直在打散工做兼职呢。
一方面是收入很少,另一方面是真的没什么出头天。
要么像【林太一】、【上原千明】【向理来】这种长得有点小帅,要么像【阿健】、【舌村卓】这种舍得一身剐,忍常人不能忍,要么像佐川银次这样多少带点招人恨属性,不然制作组根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更别说给机会了。
因为这种兼职人员吧,是没有经纪公司担保的,换句话说就是很不稳定。
没有经纪公司愿意去运营男演员是因为,一方面没利润,全职到手6万円,还给经纪公司抽佣?谁乐意呢?更不要说兼职拿那么点时薪,经纪公司来了都得摇摇头说太黑了。
另一方面是不好管理,全职的要各种安排时间,因为经常赶场,这个工作量大,兼职则是更不好管理,今天来了可能明天就走了,且兼职中的孤魂野鬼魑魅魍魉多得是,前几年还出现过“一边在业界做兼职一边当通缉犯”的情况,也出现过那种精神不太正常的,在现场吓哭女主差点当场引退的,导致了后来连群演想晋级都要先过一遍面试。
并且导演基本上也不会对接兼职男演,通常都是有个类似“工头”的人物,导演或者助导联系其中一个人,说要多少个兼职,他才去呼朋唤友,兼职想要和导演熟,那也不太现实,有些人可能一两个星期都等不来工头的电话,你连工头都没搞定,还想搞定导演?
所以启用兼职人员当主演,基本就是想桃子,这对于制作组来说就是很冒险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没丁点好处的事谁都不会干,导演组不傻】。
除非说当天现场出现了状况,比如说男演员来不了或者男演员出了什么状况,然后某个兼职群演长相很有特色,或者说有其他全职男演员做一个引荐(或者说担保吧),不然男主演真出状况的时候,导演宁愿让自己的助导或场务小弟上(鹰哥曾经的梦想是当摄影师,结果那年还是助导的他被导演骗成了传说级男演员),也不会优先考虑让兼职男演上。
后来某业又出现了“14天体检报告”的强制规定,这个体检费当然不可能导演给你报销对吧,说白了还得自己出,钱赚的不多还得先交一笔的体检费,对这帮兼职的人来说就是【钱少事还多】
就这些状况,兼职人员不要说熬个几年来证明自己是个好人,能做满3个月都不容易,收入少又不稳定又看不到出头的机会,在现场看快乐是别人的,忧伤是自己的,自己只能当个工具人,还是没人会多看一眼的工具人,比全职工具人还工具人的兼职工具人,这能熬个几个月都算是后知后觉了,只要不傻都知道这个没前途。
这也是为什么说,某业的男演员流动性很大,短一些的可能做一两次就落跑了,因为太没意思了,越是年轻人越能明白这其中的不平等,有手有脚去找个厂房拧螺丝顺便谈个恋爱不比这个实在?
所以目前某业说白了,兼职男演也是平均年龄逐年升高,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某业那么着急的想要去拓展男演员数量,最近两年某业的全职男演员中却是增加了一些年轻的面孔,基本都是SOD那边给带出来的。
当然这其中有个很逗的事情,2019年SOD说要拓展男演员的数量,他们都没想过要从兼职群演中提拔人员上来,原因也不难理解,长得好不好看先不说,这是很冒险的事情,兼职群演中什么牛鬼蛇神都有,还不如正儿八经搞个面试层层筛选,但是光这个层层筛选的过程,大致就是一个大型的“惨”字,通过率也不比从底层干起高多少,比如里的长得帅。
所以在某业当兼职男演员的,肯定是不快乐的,也因此人数一直都很少,就是很矛盾,明明全职人员很少很少,但是基本上不会考虑提拔兼职人员,除非说能像【松本洋一】那样另外开辟出一条路来,但是【松本洋一】当时也是有个前辈给带进来举荐的,他要是没有前辈带路他也得熬。
要说兼职人员都是坏人那倒不至于,但是多多少少有风险,或者说在制作方心中,觉得这其中没什么正经人,其实还是不平等,这个内部的层级划分的限制过大了,制作商对这个层级有需求,但是又不想在这个需求上做出带有风险的让步,我就用着,但我因为风险因素不能给你升职加薪,制作商的姿态摆的很高。
所以,简单一句话就是:只需要他们当个工具人就好,那些人头脑发热进来后稍微清醒下自然不愿意久留
所以近两年来,兼职男演员的待遇稍稍有一点点改变,但是改变并不大,比较大的改变就是,兼职的门槛变高了(据说还要考试,考试之后评级,等级高的少走几年弯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能制作方觉得门槛拔高之后选出来的人风险会更小吧,但是...就目前这个状况来看,兼职人员的流动性并没有什么改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所有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内容请持续关注本站,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